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謝興苗
廖勇奇,現任通道侗族自治縣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、一級法官,2025年3月獲評“全市十佳法官”。
自進入通道法院工作后,廖勇奇從綜合部門到辦案部門,從刑事法官到民事法官,豐富的多崗位歷練讓他從青澀走向成熟。他深知,既投身于崇高的審判事業,便如同將自己穩穩置于天平的正中心,成為那個分毫必較、捍衛公平正義的支點,矢志不渝,永不偏離。
?利刃斬罪惡
“廖勇奇辦起案子來有一股子專注勁,任何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的眼睛。”這是同事們對他的稱贊。
2022年8月,廖勇奇審理了一起猥褻兒童案,被告人曾某某猥褻多名兒童,然而面對指控,他拒不認罪。這無疑給案件審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。
廖勇奇深知,自己肩負的不僅僅是一個案件的審判,更是對受害者正義的守護。他一頭扎進堆積如山的卷宗里,仔細梳理多名被害人的陳述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。每一份筆錄、每一張照片、每一個證人證言,他都反復琢磨,將一個個零散的證據抽絲剝繭,試圖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。
在審判席上,他目光如炬,堅定地注視著被告席上的曾某某,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證據鏈,聲音洪亮而有力,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,敲擊在曾某某的心上。被告人曾某某試圖反駁,但在嚴密的論證面前,他的話語顯得蒼白無力。一審判決后,曾某某不服提起上訴,二審法院維持原判。
“法律面前,容不得任何罪惡逃脫。”庭審結束后,廖勇奇嚴肅地說,必須為受害人討回公道。
鋪就回歸路
“他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守護者,無論遇到多大困難,都要為當事人爭取應有的權益。”2023年3月的某天,廖勇奇眉頭緊鎖,手中那份王某某詐騙案的判決書,此刻猶如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。王某某被判緩刑,本應是邁向新生的契機,可接收方卻以其無固定工作和居住場所為由拒絕接收,如同一堵高墻,橫亙在王某某與正常生活之間。
“每一個犯錯之人都應有改過自新的機會,哪怕只有一絲希望,我也要去爭取。”廖勇奇深知,倘若王某某無法順利進入社區矯正,他很可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,再次墜入犯罪的泥沼。深思熟慮后,他踏上了前往千里之外義烏的征程。
抵達義烏后,廖勇奇顧不上旅途的疲憊,立刻與義烏市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取得聯系,開始了這場艱難溝通。
“王某某雖然犯了錯,但他的悔罪表現有目共睹。案發后,他第一時間退賠了被害人錢款。而且為了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,他辭去了在義烏維持生計的工作。他能作出這樣的決定,足以證明他想要改過的決心。”廖勇奇誠懇地說。
“兩個月前,他剛辦理了暫住證,這說明他一直把義烏當作第二故鄉。他真的渴望能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,我們應該給他這個機會。”廖勇奇繼續補充道。
經過數小時反復溝通,最終,義烏市司法局經重新評估,同意接收王某某進行社區矯正。“廖法官,太感謝您了,我一定好好珍惜這次機會,重新做人。”廖勇奇將這一消息告訴王某某時,王某某泣不成聲。
慧心補家殤
“別看他平時看著嚴肅,其實內心特別溫暖。”同事們說。
原告龍某與被告楊某的婚姻,本應是一段攜手相伴的佳話,卻因一場意外被徹底打破。2002年的某天,楊某在山上挖炭窯時突發塌方,脊椎被壓斷,造成下半身癱瘓。從那以后,楊某的生活被禁錮在了狹小的空間里,只能依靠雙手艱難地挪動身體,或借助輪椅在有限的范圍內活動,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龍某的肩頭。日復一日的勞累,生活瑣事的不斷摩擦,讓這對曾經恩愛的夫妻之間漸漸產生了裂痕,爭吵成了家常便飯。龍某身心俱疲,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。
廖勇奇受理該案件后,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。他明白,對于這樣特殊的家庭,常規的司法流程只會徒增他們的負擔,必須考慮到當事人的實際困難,于是決定上門開庭。
開庭那天,廖勇奇帶領庭審團隊來到夫妻倆位于偏遠山村的家中。狹小的屋子里,彌漫著壓抑的氣息,楊某坐在輪椅上,眼神中滿是無奈與失落;龍某則站在一旁,神色疲憊,眼神閃躲。
庭審開始后,廖勇奇耐心地向龍某解釋夫妻之間應該相互扶持的義務:“你丈夫遭遇這樣的不幸,最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和支持。你們曾經也共同經歷過許多美好的時光,我相信你們之間的感情并沒有完全消失,只是被生活的壓力暫時掩蓋了。”他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顆石子投入龍某的心湖,泛起層層漣漪。
龍某聽后,往日的美好她眼前一一浮現,想到自己現在因為生活的艱難就想要放棄這段婚姻,她的眼眶漸漸紅了起來,內心充滿了羞愧。她決定繼續照顧楊某,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又重新充滿了希望。
責編:李禎媛
一審:李禎媛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